关于蜀人蚕丛氏与氐羌人的关系问题,历来被末倒置和曲解。蚕丛氏源于“资阳人”三皇五帝,氐羌人也许就是燧人氏的早期分支,也有可能是没有随燧人进入四川盆底的远古人类。

    李学勤认为,石纽这一带的羌人原非土著,以前马长寿先生做过详细研究说:“从周到秦,统治岷江上游诸族的主要是蚕丛所建的蜀国政权...我疑心羌民族传说中的戈人就是蜀国之后所谓纵目人之类,羌人战胜戈人的时期当在秦汉之际”...羌人到石纽是很晚的。在禹的时期,这一带并没有羌人。其实作者认为戈基人就是蚕丛氏,羌人也是蚕丛氏,就是《山海经》中的氐人互人一家说。

    古蜀蚕丛氏历史悠久,史书和遗迹都表现其纵目特征。纵目被释为雕题。《礼记?王制》孔颖达疏:“雕,谓刻也;题,谓额也,谓以丹青刻雕其额”。据说清末光绪卅年,有自西藏途经成都去北京的二十余人,为人围观,其人额上均有一直孔,内含黑珠,酷似三眼。额上一目,乃幼时刻额嵌石所致。都江堰二王庙的二郎神像为三眼,李思纯考释二郎本氐人猎神,助李冰治水有功而入祠。

    另有报道,川西北巴郎山等地,还有以艾青灸额头眉心为眼疤的人,称嘉戎人哥邻部,这些可能是蚕丛纵目遗俗。是周人为了区别西土之人与渭水流域人的面容特征,才称蚕丛氏纵目而视为蜀。

    在周代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政治体制之下,蚕丛蜀国既出于与周有始祖血缘关系的氐族,所以周与蜀的关系确实不同于一般。殷末,蜀人曾参予周武王牧野之誓,共同向朝歌进军,推翻殷商王朝。成周之会,氐与蜀均予会,并贡纳本土特产,《逸周书?王会解》:“氐羌以鸾鸟”,鸾鸟出于后稷葬地,广都之野(《山海径?海内经》说是“都广之野,后稷葬焉……鸾鸟自歌,凤鸟自舞。”郭注为“广都之野”。杨慎《山海经补注》“里水广都,今之成都”。);“蜀人以文翰”,这文翰正是蚕丛蜀国之土产,《山海经?中次九经》:“岷山,江水出焉……其鸟多翰、挤”。可见,蚕丛蜀国确曾出席西周的成周盛会。所以,班簋才会特别提到:“秉、繁、蜀、巢”,作为“四方之极”。

    沱水古称洛水,《禹贡》“岷山导江,东别为沱”。是讲大禹时代从岷江上游分流泄洪,人工开凿了几条运河,向沱江分流灌溉成都平原及周边冲积扇。有鳖灵开凿龙泉山畅通沱江,才让成都平原及川中盆地从内海变为“又有绵水,出紫岩山,经绵竹过洛,合流过资中,会江阳。皆灌溉稻田,膏润稼穑。是以蜀川人称郫、繁曰膏腴,绵、洛为侵沃也”。绵、洛(沱江)所经之处,是古蜀文明的昌盛之地,历代学者皆以为是“神奥之壤”。1911年,美国《国家地理》载文,描绘成都平原及周边的自然环境,誉为“东方伊甸园”。巧合的是,这里正是现代人类起源地和史前文明的发祥地。

    资阳、北川、筠连、简阳等地出土的人类化石表明,在一二万年前,四川盆地到处都有晚期智人生存,他们是现代人的祖先,是昆仑纪的主体,尤其以沱江河沿岸最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