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含笑看着众人。

    这就是他的目的,也是他的积威所致。

    论语、孟子等先圣所言所行说出了当时很多经世明言,也作出了孔孟等人可能的济世探索,因此他们才被后来者惊为天人。

    俗一点的类比一下,如同那位世界这么大我要亲眼去看看的辞职书般让人眼前一亮,心灵受到震撼。

    然而,怎么实现呢,对不起,自行脑补。

    那位要亲眼去看看的人自己都没走出家乡去。

    论语、孟子等圣人言行被后人浩如烟海的注释、全解,历代大儒都有自己的解说。

    汉唐宋明等大儒都因此创立了自己的学派。

    无论两程的天下万物皆能穷,一物之理皆万物之理,灭人欲存天理等等,还是朱熹的心理学说,理是本体,用心认知,还有他创立的,被士人奉为修身遵循的四书集注,其实在朱慈烺看来都有个致命问题,那就是太过务虚。

    他们信奉的归根结底是修身出仕。

    希望士人秉持本心,入仕济世。

    但是既然入仕那就会产生众多的利益纠葛,秉持本心根本就是虚幻之词了。

    几个明显的例子,首先,每到朝代中期,土地兼并严重,需要士人集团推行改制的时候,需要士人集团损失自己的利益,平衡国内利益,让家国平稳过渡的时候,这些士人集团为了保全自己的私利,蓄意破坏改制,甚至败坏改制者的名声。

    说白了,再多的自我修身抵挡不住巨大利益和家族利益的诱惑,他们的屁股做的很正确,都是坐在自己利益集团一边。

    再者,朱慈烺听过无数的令人震耳发聩的名言,其中他最为印象深刻的就是有北宋五子之称,关学创世人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名言。

    可说当时引起极大的轰动,被士人尊为自己行事之典范。

    张载也因此名闻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