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池既下,接下来韩端要考虑的,便是官吏的任免问题。

    在淮南的时候,他可以将整个官府体系全部推倒重建,但进了吴地,原来那一套就不再适合。

    并不是他回到家乡便要施行“仁政”,而是两地情况大不相同。

    首先,他进广陵时,淮南的吏治已经糜烂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不推倒重建根本无法控制地方。

    其次,淮南是南北两朝反复争夺的战略要地,地方豪强如同地里的麦苗,割了一茬又生一茬,而吴地世家豪强却大多是盘踞地方百年乃至数百年的大族,根深蒂固,要想尽数拔除,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南朝在籍人口不过两百余万,但实际丁口却超过了一千五百万。除了边远州郡少数不服教化的蛮僚之外,最少还有一千万人控制在世家大族和地方豪强手里。

    他们掌控土地,也掌控了土地上的百姓,少者几十户,多者甚至有数千上万户。

    与此同时,他们还操控着地方的军政事务,郡县兵之中和各级府衙上下,都充斥着他们的子弟。

    因此,韩端从未想过在吴地使用雷霆手段,特别是在这个时候,他需要的是尽快稳定局面,而不是迫不及待地清除豪强。

    次日,会稽郡大小官员,都来到刺史府拜见。

    至于东扬州刺史府的属官,内史彭暠、咨议参军兼记室郑信、中录事参军兼记室韦谅、典签俞公喜等人,都是陈叔陵从都中带来,其中彭暠更是他的舅父,这些人助纣为虐,眼下全都被下了大狱。

    会稽郡丞兼中正谢俨出身陈郡谢氏,乃是不折不扣的顶级门阀子弟,其人庸碌无为,但也没有什么恶行,韩端也没难为他,只是免了他的职务,任其去留。

    同时被免职的,还有郡尉卢宽,其余诸曹掾吏则暂时留任,以观后效。

    但州郡两级都没有主官,这却让韩端有些着急。

    晚些时候,他便将孔合请来,开门见山地问道:“如今扬州刺史府几乎空无一人,会稽太守、郡丞也空缺,我欲以丈人为会稽太守,不知丈人是否有意?”

    孔合略作沉吟,却摇头道:“我以前只做过县衙小吏,如今贸然任一郡太守,资历才干皆为不足,伯正欲行大事,此时断不可任人唯亲。”

    孔合所言,韩端又岂会不知,但他现在手下确实无人可用,手下那些将领领兵打仗做做郡尉还行,若让他们担任太守郡丞这样的职务,恐怕只会将地方搞得更加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