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西门内的一间邸店宅院里,七八个人席地而坐,上首处陈顼抚须垂眸,心情却是十分复杂。
先秦之时,丞相李斯奉秦皇之命,以蓝田玉镌刻成皇帝玉玺,此玺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以为皇帝之信物。
秦亡以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将其奉若奇珍,视为国之重器,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板皇帝”,为世人所轻。
得玉玺者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示其“气数已尽”。
陈顼既想复国,却又不想将玉玺献给宇文邕,所以在释慧思提出献玺之后,陈顼的内心便开始纠结起来。
半晌之后,他才低声问道:“思禅师,我可以子为质,但玉玺……可否不献与周皇?”
释慧思含笑轻轻摇了摇头。
若他还是陈国皇帝,遣子为质便是最大的诚意,但现在他只是个失国皇帝,流亡在外、居无定所,只舍弃一两个儿子便想换来周国的支持,这明显有些不切实际。
“传国玉玺周、齐、陈三国皆有,宇文皇帝并不看重陛下手上这方,他想看的,只是陛下的心意而已。”
正如释慧思所说,周、齐、陈三国各有一方传国玉玺,而且都声称自己的才是真的。
周国之玺,是北魏太武帝灭佛时,拆除邺城一座寺院时从佛像中所得,后来由孝武帝带到关中。
齐国之玺,是刘裕灭后秦时所得,后来侯景之乱,被侯景的部将献给了高洋。
陈国之玺,据传乃石闵亡国之前派人到东晋求援时带来的传国之玺。
侯景之乱时,南朝拥有的两方玉玺(其中一方为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灭后秦时所得)都不知所踪。
陈霸先篡位后,有一僧人献上这方玉玺,声称是侯景的儿子将其丢入井中后由僧人挖出。
真说起来,三国玉玺十有八九都是伪造,而其中又以陈霸先所得——也就是陈顼现在手上这一方,最令人诟病。
并不是其来路让人生疑,而是这方玉玺上雕刻的是“皇帝寿昌”,而不是“既寿永昌”。
先秦之时,丞相李斯奉秦皇之命,以蓝田玉镌刻成皇帝玉玺,此玺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以为皇帝之信物。
秦亡以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将其奉若奇珍,视为国之重器,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板皇帝”,为世人所轻。
得玉玺者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示其“气数已尽”。
陈顼既想复国,却又不想将玉玺献给宇文邕,所以在释慧思提出献玺之后,陈顼的内心便开始纠结起来。
半晌之后,他才低声问道:“思禅师,我可以子为质,但玉玺……可否不献与周皇?”
释慧思含笑轻轻摇了摇头。
若他还是陈国皇帝,遣子为质便是最大的诚意,但现在他只是个失国皇帝,流亡在外、居无定所,只舍弃一两个儿子便想换来周国的支持,这明显有些不切实际。
“传国玉玺周、齐、陈三国皆有,宇文皇帝并不看重陛下手上这方,他想看的,只是陛下的心意而已。”
正如释慧思所说,周、齐、陈三国各有一方传国玉玺,而且都声称自己的才是真的。
周国之玺,是北魏太武帝灭佛时,拆除邺城一座寺院时从佛像中所得,后来由孝武帝带到关中。
齐国之玺,是刘裕灭后秦时所得,后来侯景之乱,被侯景的部将献给了高洋。
陈国之玺,据传乃石闵亡国之前派人到东晋求援时带来的传国之玺。
侯景之乱时,南朝拥有的两方玉玺(其中一方为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灭后秦时所得)都不知所踪。
陈霸先篡位后,有一僧人献上这方玉玺,声称是侯景的儿子将其丢入井中后由僧人挖出。
真说起来,三国玉玺十有八九都是伪造,而其中又以陈霸先所得——也就是陈顼现在手上这一方,最令人诟病。
并不是其来路让人生疑,而是这方玉玺上雕刻的是“皇帝寿昌”,而不是“既寿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