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承的话,让伏完和种辑二人都觉得此计可行,至少在目前而言,这是挑动二贼反目成仇的最好办法了。不过,成与不成,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刘协的手中,若是他不愿意,那么他们就必须另寻他途了。
这位少年天子,抱着传国玉玺在偏殿之内来回走动着,其余三人都低头沉默不语,静静的等着小皇帝的决择。
良久,刘协终于停了下来,一脸坚毅的看着三人道:“董爱卿所言,甚是,若是朕能够真正掌控数郡之地,以我大汉的煌煌天威,必定四方英才来投,假以时日,必定能够重振光武雄风,而除去二贼,掌控雍州就是朕要走出去的第一步。所以,朕决定了,封皇甫超博为王,然后按董爱卿所言,行二桃杀三士之计,只是汝等还需要仔细谋划一番,切不可容得半得疏漏。”
“吾皇圣明!”三人都大喜,齐声高呼道;
“只是要行此计并不难,但是陛下的援军何时才能够抵达,若是他们不能在吾等计策执行之时赶到长安,那么我们将很难控制住长安城,若不能控制长安城,对于陛下后续的方略执行起来就难了。所以陛下能够确实援军能够顺利突破潼关进入关中,悄悄的潜到长安城外吗?还有就是援军帮助陛下夺回长安后,他们会甘心将长安城交给陛下吗?”董承一脸担忧的问道;
在他看来,若是要真正控制长安城,不借助外力是不可能的,若要借外力,洛阳的唐军无疑是最好的地方,但是董承却也担心对方要将长安城一口吞下,如此一来就是刚赶走两条野狼,又引来了一条猛虎了。
看到董承的担忧,刘协轻轻的笑了一下,心中的最后一丝疑惑都已经完全放下来了。
回到龙椅之上,刘协向着三人招了招手,向他们仔细解说着援兵的由来,三人听完之后,皆是目瞪口呆,半晌无语。
三人根本就想不到,陛下口中的援军竟然是如此而来,不过,在知道了这个之后,三人对于后面所要做的事情更加信心十足了。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刘协不时将几人招入宫内,对外宣称是陛下请三位大臣商议如何封赏唐国公,郭李二人中间也进过一次宫,发现四人为了如何封赏唐国公已经在那里争得不可开交,三位陛下的重臣差一点因为封赏之事大打出手。
不过,两人看得无聊的时候,突然种辑的一句话引起了郭李二人的兴趣:“陛下,以吾之见,唐国公此番的功劳,非封王不得以镐赏,所以臣建议陛下封赏唐国公为唐王,世袭罔替!”
“大胆种辑,大汉祖制,非刘姓不得为王,汝这个狼子野心之徒,竟然想要陛下封唐国公为王,汝居心何在?”伏完大怒,欲冲上前与种辑撕打,却被李眼疾手快,一把给拦住。
“称王……世袭罔替……”
这几个字眼一下子蹦到了两人的脑海中,怎么也挥之不去,虽然这一次议事因为伏完与种辑两人的冲突而停止下来,但是返回自己的住所后,两人的心里都怎么也安静不下来,如果说以前封为国公已经是两人这辈子最大的愿望了,但
是种辑提出来的封王,却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盒一般,让两人的心中再一次火热起来,既然同样是国公的皇甫超博能够封王,那么是不是意味着自己也有封王的机会,要知道那可是封王,而且还是世袭罔替的王位,如何不让两人眼热。
于是两人有约而同的招集自己的属下心腹,他们要利用这些心腹帮助种辑,推动皇甫超博封王一事成功,只要有一位诸侯成功的封王,那么对于他们两而言,封王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长安皇宫的朝会中,支持封唐国公为唐王的大臣越来越多,最初还只有了了几人支持种辑,最后,竟然出现了大半朝臣都支持种辑的提议,无奈之下,小皇帝最后只得屈从一众大臣的意愿,传旨同意加封唐国公为唐王,世袭罔替。
这位少年天子,抱着传国玉玺在偏殿之内来回走动着,其余三人都低头沉默不语,静静的等着小皇帝的决择。
良久,刘协终于停了下来,一脸坚毅的看着三人道:“董爱卿所言,甚是,若是朕能够真正掌控数郡之地,以我大汉的煌煌天威,必定四方英才来投,假以时日,必定能够重振光武雄风,而除去二贼,掌控雍州就是朕要走出去的第一步。所以,朕决定了,封皇甫超博为王,然后按董爱卿所言,行二桃杀三士之计,只是汝等还需要仔细谋划一番,切不可容得半得疏漏。”
“吾皇圣明!”三人都大喜,齐声高呼道;
“只是要行此计并不难,但是陛下的援军何时才能够抵达,若是他们不能在吾等计策执行之时赶到长安,那么我们将很难控制住长安城,若不能控制长安城,对于陛下后续的方略执行起来就难了。所以陛下能够确实援军能够顺利突破潼关进入关中,悄悄的潜到长安城外吗?还有就是援军帮助陛下夺回长安后,他们会甘心将长安城交给陛下吗?”董承一脸担忧的问道;
在他看来,若是要真正控制长安城,不借助外力是不可能的,若要借外力,洛阳的唐军无疑是最好的地方,但是董承却也担心对方要将长安城一口吞下,如此一来就是刚赶走两条野狼,又引来了一条猛虎了。
看到董承的担忧,刘协轻轻的笑了一下,心中的最后一丝疑惑都已经完全放下来了。
回到龙椅之上,刘协向着三人招了招手,向他们仔细解说着援兵的由来,三人听完之后,皆是目瞪口呆,半晌无语。
三人根本就想不到,陛下口中的援军竟然是如此而来,不过,在知道了这个之后,三人对于后面所要做的事情更加信心十足了。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刘协不时将几人招入宫内,对外宣称是陛下请三位大臣商议如何封赏唐国公,郭李二人中间也进过一次宫,发现四人为了如何封赏唐国公已经在那里争得不可开交,三位陛下的重臣差一点因为封赏之事大打出手。
不过,两人看得无聊的时候,突然种辑的一句话引起了郭李二人的兴趣:“陛下,以吾之见,唐国公此番的功劳,非封王不得以镐赏,所以臣建议陛下封赏唐国公为唐王,世袭罔替!”
“大胆种辑,大汉祖制,非刘姓不得为王,汝这个狼子野心之徒,竟然想要陛下封唐国公为王,汝居心何在?”伏完大怒,欲冲上前与种辑撕打,却被李眼疾手快,一把给拦住。
“称王……世袭罔替……”
这几个字眼一下子蹦到了两人的脑海中,怎么也挥之不去,虽然这一次议事因为伏完与种辑两人的冲突而停止下来,但是返回自己的住所后,两人的心里都怎么也安静不下来,如果说以前封为国公已经是两人这辈子最大的愿望了,但
是种辑提出来的封王,却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盒一般,让两人的心中再一次火热起来,既然同样是国公的皇甫超博能够封王,那么是不是意味着自己也有封王的机会,要知道那可是封王,而且还是世袭罔替的王位,如何不让两人眼热。
于是两人有约而同的招集自己的属下心腹,他们要利用这些心腹帮助种辑,推动皇甫超博封王一事成功,只要有一位诸侯成功的封王,那么对于他们两而言,封王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长安皇宫的朝会中,支持封唐国公为唐王的大臣越来越多,最初还只有了了几人支持种辑,最后,竟然出现了大半朝臣都支持种辑的提议,无奈之下,小皇帝最后只得屈从一众大臣的意愿,传旨同意加封唐国公为唐王,世袭罔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