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朕输了你一局
“真的如此?”
“真的如此!”王易郑重地点头。
他当然知道这解释有点牵强,他只是先知先觉,知道原来的历史上,李靖是亲自率军出击,突袭颉利的牙帐的,当然他觉得这是李靖用兵高明之处,原因有他刚刚所说的那几点,这是他个人的见解,但他也知道,李靖会如此做出决定,一定还有其他更多、他所不知道的原因。
或许这就是李靖用兵的过人之处,一般将领,很难做出这样决定的。
王易没当过兵,没上过冷兵器时代的战场,但他知道,无论是冷兵器还是热兵器时代的战争,战场上的情况都是瞬息万变的,特别是在两军对阵时候更是如此,敌军的情况不能完全弄清,友军的动向也没法及时掌握,这是统兵将领在未完全掌握敌我双方情况时,很难做出正确判断和决定的主要原因。很多时候,以一个研究者的身份去了历史,能得出当时怎么样布置为好的结论并不奇怪,但真的要上战场,面对实际的情况,做出正确决定,那是很难的事,与纸上谈兵完全是两码事。
这是王易对李靖等人崇拜,对自己能力怀疑的一个重要原因,有唐一代名将太多了,都是些脑袋瓜子非常灵活的人物,王易自觉,真正的军事谋略,他拍马都赶不上这些人。
王易在惭愧之余又很是庆幸,感谢上苍,他的猜测没错,一切还如原来一般发生,那此战我大唐军队肯定会取得辉煌的胜利的,也因为战前的布署和原来历史上有差别,变得更加的周密,胜利应该更加辉煌的,王易由衷地高兴,也对在前方作战的将领们充满了崇敬。
在这场奔袭战中,王易知道,还诞生了一个英雄,非常有名的大将,那就是李靖的前锋,后来率军灭西突厥、葱岭、百济三国的苏定方。这位胆大包天的老兄,在这次奔袭颉利牙帐的战役中,只率二百骑,就敢去冲击有数万突厥军队把守的牙帐,结果是颉利被冲击的丢盔弃甲,落荒而逃,最终被俘的。只是王易不敢确认,因为他的到来,已经稍稍改变的历史,还会不会如原来一般发生,苏定方这出戏,还会不会如原来那般继续上演!
这位未来非常出色的名将,也是李靖得意弟子,军事谋略出众,但如今及随后几年却官运不畅的苏定方,王易希望以后能好好与之结交一番。
因前面收到好几份小规模战事取得胜利的军报,再加上收到这份让他期望心理得到满足的军报,李世民心情非常的高兴,并未注意到王易脸上的一点不自然,笑了两声道:“朕觉得你所说的是很有理,李大总管出现在颉利的牙帐边,颉利一定会认为我大军全线突击到定襄近,不然李大总管不敢如此冒险的…唉!事前朕虽然听你有过这般推断,但一直不敢完全确定,今日收到的军报,果然如你所推测那般,朕服了你,哈哈!真乃军事天才也!”
李世民多次指挥过作战,他当然知道在那样恶劣的天气下,能领一支精兵突袭突厥人牙帐,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环境太过于恶劣,若派出的领兵主将不知道随机应变,应对天气的变化及敌情的异动,那不说成功得手,能不能接近颉利的牙帐,都是个未知数呢。
李靖亲领的人马中,能当如此重任的,李世民觉得并没几个,当然李靖是个绝对的人选,李世民也觉得,要是李靖亲自提兵去袭营,肯定会成功的。但李靖是十数万大军的统帅,是要掌全局的,而且李靖年岁过大,李世民打心底不愿意这位老将军亲自领兵偷袭突厥的牙帐,怕万一有个闪失,不但损失了一员良将,还会导致全军因失去主帅而出现溃乱,大军兵败的情况。
但击败颉利亲领兵,甚至将颉利这位东突厥人可汗击毙或者生擒,这诱惑来的太大了,李世民在渴望前方大军能取得一场辉煌的胜利,来证明他做出出兵突厥的决定是多么的英明,因此虽然不希望李靖能亲领兵出击,但作为一名曾经的武将的本能意识,他也很矛盾地希望,李靖能亲领兵突袭颉利的牙帐,创造奇迹,以一场惊天的胜利,证明他当初做出的决定是多么正确。
这种矛盾的心理是李世民时刻关注前方战事进展的最重要原因,而王易的推测更是将他这份关注推至极限。
如今前方传来的消息,证实了王易这个小子的猜测,也让他担着的心完全放下来,再加上李世民上次时候听了王易所提的建议后,已经令李道宗部及薛万彻、卫孝杰部火速往东北、西北方向急进,准备对突厥人进行大包围,前方战况进行到这种时候,正是发挥这几路人马作用的时候了。因此在与王易的说话中,满是兴奋,甚至都抛却了皇帝之尊,在王易面前差不多手舞足蹈般表现了。
看李世民这副得意样,王易在大感惊讶的同时,赶紧作礼表示谦虚,“陛下过奖了,臣真的只是瞎猜的,觉得若臣领兵,一定会这样安排,出其不意,派出一支精锐的人马,轻装前行,攻击颉利的牙帐,擒贼先擒王,以达到速战速决,震慑其他部落,迫使其他部落不敢与我大唐为敌的目的,在取得绝对优势后再慢慢收拾那些反抗的部落!同时也想,一般人不可能会料到李大总管会亲自领兵突袭颉利的牙帐,李大总管出现在突厥人附近时候,一定会让颉利等突厥头领感到恐慌,以为我大军全面压境,突厥人自不敢恋战,不战自溃的,因此才有那番猜测!”
“真的如此?”
“真的如此!”王易郑重地点头。
他当然知道这解释有点牵强,他只是先知先觉,知道原来的历史上,李靖是亲自率军出击,突袭颉利的牙帐的,当然他觉得这是李靖用兵高明之处,原因有他刚刚所说的那几点,这是他个人的见解,但他也知道,李靖会如此做出决定,一定还有其他更多、他所不知道的原因。
或许这就是李靖用兵的过人之处,一般将领,很难做出这样决定的。
王易没当过兵,没上过冷兵器时代的战场,但他知道,无论是冷兵器还是热兵器时代的战争,战场上的情况都是瞬息万变的,特别是在两军对阵时候更是如此,敌军的情况不能完全弄清,友军的动向也没法及时掌握,这是统兵将领在未完全掌握敌我双方情况时,很难做出正确判断和决定的主要原因。很多时候,以一个研究者的身份去了历史,能得出当时怎么样布置为好的结论并不奇怪,但真的要上战场,面对实际的情况,做出正确决定,那是很难的事,与纸上谈兵完全是两码事。
这是王易对李靖等人崇拜,对自己能力怀疑的一个重要原因,有唐一代名将太多了,都是些脑袋瓜子非常灵活的人物,王易自觉,真正的军事谋略,他拍马都赶不上这些人。
王易在惭愧之余又很是庆幸,感谢上苍,他的猜测没错,一切还如原来一般发生,那此战我大唐军队肯定会取得辉煌的胜利的,也因为战前的布署和原来历史上有差别,变得更加的周密,胜利应该更加辉煌的,王易由衷地高兴,也对在前方作战的将领们充满了崇敬。
在这场奔袭战中,王易知道,还诞生了一个英雄,非常有名的大将,那就是李靖的前锋,后来率军灭西突厥、葱岭、百济三国的苏定方。这位胆大包天的老兄,在这次奔袭颉利牙帐的战役中,只率二百骑,就敢去冲击有数万突厥军队把守的牙帐,结果是颉利被冲击的丢盔弃甲,落荒而逃,最终被俘的。只是王易不敢确认,因为他的到来,已经稍稍改变的历史,还会不会如原来一般发生,苏定方这出戏,还会不会如原来那般继续上演!
这位未来非常出色的名将,也是李靖得意弟子,军事谋略出众,但如今及随后几年却官运不畅的苏定方,王易希望以后能好好与之结交一番。
因前面收到好几份小规模战事取得胜利的军报,再加上收到这份让他期望心理得到满足的军报,李世民心情非常的高兴,并未注意到王易脸上的一点不自然,笑了两声道:“朕觉得你所说的是很有理,李大总管出现在颉利的牙帐边,颉利一定会认为我大军全线突击到定襄近,不然李大总管不敢如此冒险的…唉!事前朕虽然听你有过这般推断,但一直不敢完全确定,今日收到的军报,果然如你所推测那般,朕服了你,哈哈!真乃军事天才也!”
李世民多次指挥过作战,他当然知道在那样恶劣的天气下,能领一支精兵突袭突厥人牙帐,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环境太过于恶劣,若派出的领兵主将不知道随机应变,应对天气的变化及敌情的异动,那不说成功得手,能不能接近颉利的牙帐,都是个未知数呢。
李靖亲领的人马中,能当如此重任的,李世民觉得并没几个,当然李靖是个绝对的人选,李世民也觉得,要是李靖亲自提兵去袭营,肯定会成功的。但李靖是十数万大军的统帅,是要掌全局的,而且李靖年岁过大,李世民打心底不愿意这位老将军亲自领兵偷袭突厥的牙帐,怕万一有个闪失,不但损失了一员良将,还会导致全军因失去主帅而出现溃乱,大军兵败的情况。
但击败颉利亲领兵,甚至将颉利这位东突厥人可汗击毙或者生擒,这诱惑来的太大了,李世民在渴望前方大军能取得一场辉煌的胜利,来证明他做出出兵突厥的决定是多么的英明,因此虽然不希望李靖能亲领兵出击,但作为一名曾经的武将的本能意识,他也很矛盾地希望,李靖能亲领兵突袭颉利的牙帐,创造奇迹,以一场惊天的胜利,证明他当初做出的决定是多么正确。
这种矛盾的心理是李世民时刻关注前方战事进展的最重要原因,而王易的推测更是将他这份关注推至极限。
如今前方传来的消息,证实了王易这个小子的猜测,也让他担着的心完全放下来,再加上李世民上次时候听了王易所提的建议后,已经令李道宗部及薛万彻、卫孝杰部火速往东北、西北方向急进,准备对突厥人进行大包围,前方战况进行到这种时候,正是发挥这几路人马作用的时候了。因此在与王易的说话中,满是兴奋,甚至都抛却了皇帝之尊,在王易面前差不多手舞足蹈般表现了。
看李世民这副得意样,王易在大感惊讶的同时,赶紧作礼表示谦虚,“陛下过奖了,臣真的只是瞎猜的,觉得若臣领兵,一定会这样安排,出其不意,派出一支精锐的人马,轻装前行,攻击颉利的牙帐,擒贼先擒王,以达到速战速决,震慑其他部落,迫使其他部落不敢与我大唐为敌的目的,在取得绝对优势后再慢慢收拾那些反抗的部落!同时也想,一般人不可能会料到李大总管会亲自领兵突袭颉利的牙帐,李大总管出现在突厥人附近时候,一定会让颉利等突厥头领感到恐慌,以为我大军全面压境,突厥人自不敢恋战,不战自溃的,因此才有那番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