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一年九月二十三日,午时,西市。

    自从入秋后,天气总是阴沉沉的,今天却日头高照。

    明朝对待犯事官员,除廷杖在午门执行以外,斩首与凌迟主要是在西市执行。

    此地位于闹市区,人来人往,公开行刑具有一定的震慑作用。

    且西市附近就是菜市场,平民百姓可以轻易获取鸡蛋、菜叶等,向犯人身上投掷用来泄愤。

    永乐十九年,成祖朱棣迁都北京,西市就此登上历史舞台,远如英宗年间的于谦于少保,近如崇祯三年的袁崇焕,都是死于此处。

    西市有东、西两座牌楼,对于犯下谋逆大罪的官员,无非“斩首”和“凌迟”两种极刑。而被斩首的官员一般在西边牌楼行刑,被凌迟的官员则要被带到东侧牌楼行刑。

    故有句俗语:“杀在西来,剐在东。”

    东侧牌楼前草草搭了一个高台,周围有百余锦衣卫持刀跨立,维持秩序。

    监斩台前,理刑官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陈新甲位居正中,锦衣卫百户李福站于左侧,刑部主事黄道周坐于右侧。

    台上中间立有一根很高的木桩,旁边战战兢兢跪着三人,分别是周皇后之父周奎、田贵妃之父田弘遇、吏部尚书薛国观。

    三人由东向西依次排好,刽子手依次站好。

    他们一身粗麻赤红行头,头裹红头巾,手中握着凌迟分尸刀,刀无鞘,刃不见天,全凭一赤红蒙刀布罩着。

    阳光洒在高台上,却无法驱散这股凝重肃杀之气。

    周奎脸色苍白,眼中满是绝望。他知道,自己的荣华富贵至此终结,等待他的将是凌迟酷刑,便是贵为皇后的女儿也救不了自己。

    田弘遇则垂头丧气地低着头,身体微微颤抖,似乎在懊悔自己曾经的所作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