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千里以外的南京析津府幽都府奉福寺佛塔,萧奉先奉皇上的旨意,带着一些士兵,正在督办工程。

    十几座佛堂大殿,红砖绿瓦,宏伟异常,又有百余座屋舍,井然有序的分布在大殿的周围,在大殿的前方,一尊高足有2米的半个佛像矗立在哪里,上面还有一半并没有修完,只有大佛的下半身,却也认不出是哪位佛祖,但是却也是富丽堂皇,金光闪闪。

    此寺院可是在辽国大大有名,四十多年前,一位名为法正的出家人来到此地,觉得此地风水极佳,就在此修建了一座寺院,最初寺院及其简陋,只有区区的两间茅草房,但是这位法正大师乃是得道高僧,却也怡然自得。

    这位大师,还精通医术,免费为当地百姓看病,救治了不少的百姓,在民间渐渐有了名气,也有了香火,而此这位大师生活简朴,有一年当地大旱,百姓民不聊生,这位法正大师将几年来积攒的准备重修寺庙的香火钱拿出救济百姓。

    辽圣宗知道此事,深为感动,亲自前往,却见此寺院仅有两间茅草屋,设施简陋,佛像损坏。

    辽圣宗十分惊讶,问法正道“什么让佛祖居住于如此简陋的房屋?为什么将建寺院的钱拿出救济百姓?”

    法正说道“佛祖绝对不会因为寺院的简陋而嫌弃,佛祖只会因为人心不善而嫌弃。”

    圣宗十分满意,赐名为奉福寺佛塔,并出资建立。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奉福寺佛塔逐渐变得今天的宏伟景象。

    门外有一条小溪,上面却结了一层薄薄的薄冰。一个面相英俊憨厚、身材瘦弱的和尚正在打着水,此人身着朴素的僧衣,上面还打了几个补丁,打水时,有些笨拙,不少的水都溅在了他的僧衣上,瘦弱的肩膀扛着两大桶水,有些摇晃,步履蹒跚,但他面容坚定,一步一步的咬牙走回寺庙,这人名为道明,乃是这寺院的和尚。

    而与此同时,奉福寺大殿内,萧奉先与一位中年和尚交谈着,这和尚身材矮小,肥胖,身着华丽的道袍,十分整洁,满脸笑意,眼珠滴溜乱转,透漏出精明与狡诈。

    萧奉先恭敬的说道“道远大师,不知道法正大师是否还在?”

    那叫道远的和尚突然神情痛苦,眼中竟生出几滴泪水来,叹了一口气,悲痛的说道“我师傅云游四方,早已不知所踪,我也几年未见我的师傅了。”

    萧奉先点了点头,笑着说道“大师果然是得道高僧,重情重义,在下也是十分景仰。”

    萧奉先随后说道“道远大师,这次我们修缮寺院,共花费5万两白银,这是剩下的5万两白银,就当给大师的香火钱吧。”说着一抬手,后面的士兵将一箱箱白花花的白银运了上来。

    道远看到那一箱箱白银,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脸上满是笑意,咽了咽口水,却故作不好意思的说道”萧大人,一路辛苦,我看拿出三万两给萧大人和您的手下买下酒肉,你看如何?”

    萧奉先也笑了笑,说道“道远大师有心了,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