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肖几日,江原道的奏报果然一日甚于一日,报灾的片子络绎不绝,在议政府当值的韩三石日日都会带抄报回来。整个江原道的灾情和金祖淳之前说的一模一样,天灾和累相交加,春上那几滴雨根本无法顺利春种。

    入夏后更是一连六十余日不见雨水,整个道分几乎全部绝收,除了靠近庆尚道的道南蔚珍、沃原等地之外,局面已经开始出现崩溃。

    此前汉阳朝廷颁布了极为严厉的禁山令,导致百姓无法进入山林寻求果腹。而现在禁令自然已经形同虚设,许多百姓已经脱离安身立命的土地和村庄,进入山林,要么落草成为盗贼,要么就是成为火田民。

    当然具体的情况是怎么样,洪景来并不十分清楚,地方守令的一面之词现下看来果然如预料的一般,不可轻信。

    千秋殿内再次召对,李玜依旧端坐于上,诸大臣跪坐于下。此番召对自然是为了应对江原道灾情,设法筹措钱粮,进行赈济。

    虽然都是外戚阵营,但是事关钱粮大计,朴宗庆终究与金祖淳争得面红耳赤。虽然在李玜的百般示意之下,朴宗庆已经答应支应白米十万石进行赈济,但是眼下却无法立刻取出,需要分批交送灾区。

    而金祖淳由于此前的内部商议,已经有了一定的决断。他的目标就是先拿出来一笔钱粮款子,糊弄过这两个月,在降雪前稳住灾区局势,之后的一切自然会有老天爷帮忙。

    堂上大监们没有一位提出以工代赈,这办法在封建王朝尤为可笑,甚至说可笑至极。

    以工代赈,有两个点,一是“工”,二是“赈”。恰巧都是封建王朝最害怕的东西,最不愿见到的东西。

    且先不去说赈,因为预计要五十万石粮食才能彻底赈济江原道百姓,而眼下朴宗庆只能分期支应十万石。这点粮食,别说救活一道了,能救活一郡两郡就很不错了。

    再来说这个工,趁着灾年大规模的整备水利工程,疏浚河道,看似是一个非常好的主意。既能让百姓有口饭吃,又能让将来的农业生产更有保障,简直双赢啊!

    可堂上大监都拎得清!

    现在是嘉庆年,是1805年,是吏治,贪官污吏横行无忌的十九世纪初期。

    国家发放十足的赈灾粮款,有多少能进灾民的嘴里?十斤米但凡有五斤能进他们嘴里,那诸位大监也就救灾了,可是现实是十斤米只有二三斤掺杂了石子沙土的糠能进灾民的嘴里。

    而一旦灾民吃不上饭,还要被驱使着进行工程,会是什么结果?

    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数万乃至数十万汇聚在一起的壮丁,饿的失去理智,眼睛都发绿光的时候,什么道德、法律都将被抛诸脑后。甚至不需要有心人煽风点火,随便一点都可能爆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