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下线还带着高温的各种金属锭又马上送到了机械人工厂,没多一会儿就变成了下线的大型机械人。
从此,参宿四的资料利用进入了良性循环。
随着大型机械人越来越多,冶炼工厂的产能利用率也越来越高,很快就达到了全天二十四小时开工的程度。
与之相对应的,是机械人工厂每天上万台的产量和飞船工厂每三到五天一艘运输船的生产速度。
由于资源优先供给资源工厂,飞船工厂具体多久能生产一艘,要看叶飞分配多少资源过去——为了积累足够的机械人和运输船,机械人大军前期的主要开采目标是普通的矿产,直到二者的数量达到一定的水平,叶飞才更换了机械人的内置指令,优先采集超重元素晶体。
没错,就是采集。
另外,得到了足够的机械人之后,叶飞终于能抽出一部分机械人投放到几颗行星残骸之上,这里的矿产无论质量还是数量,都要比空中飘浮的零散矿石好得多,生产机械人和飞船的原料终于充足起来,开始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连轴转。
一切走上正轨的时候,时间已经过了半个多月,渐渐积累起来的超重元素晶体堆满了一艘运输舰时,叶飞无法自抑感叹传送门若是能正常使用该多好。
按时间计算,三艘充当通讯船的制空火力舰若是成功地闯过了星云又成功地闯过了激波层,应该已经把消息传回了基地星。
叶飞觉得参宿四这边已经进入了正轨。就算所有人都撤出去,机械人也能按照程序不断地开采、储存、运输。压根儿不需要放一支舰队盯着,把隶属于太阳系的舰队一直钉在这里不是个事儿,应该派战舰回去说明情况,换一批后勤部门的人员来接手。
据说总后希望建立一支由后勤部门指挥的舰队,专门驻守船帆座超新星,不过这个提案被总部毙掉了,如果加上条件限制多多的参宿四,这个提议没准能通过……说不定总后那群老家伙现在已经开始上蹿下跳地忙活开了。
想到这里,叶飞突然有了一种紧迫感——必须尽快把疾电舰队拉回去。不然总部一纸调令直接把舰队拔给总后指挥就麻烦了。
说干说干。叶飞立即着手组织返航舰队,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他并没有派单舰返回,而是抽调了包括海州号在内的五艘战舰组成了一支小舰队。并询问了谢老爷子的意见。看他愿不愿意随船返航。
半个月的时间。整个星系的情况已经全都摸透了,在叶飞看来,谢教授完全没有必要像根钉子似的钉在这里不动弹。然而包括谢老爷子在内,所有的研究人员异口同声地拒绝了叶飞的建议。
对这些致力于研究天文的学者来说,近距离观测新星脉冲星的机会,无异于一场饕餮盛宴!
虽然叶飞不准任何人离开战舰,不过除此之外并没有设置其它的限制,还有限度地开放了舰载计算机,让谢教授能够调取其中的观测数据,甚至调用部分战舰资源随时观测他需要的位置。
半个月的时间,研究团队对参宿四形成的脉冲星进行了连续的不间断观测,记录了大量空间数据,如果不是地球上的国家已经各奔东西,谢老爷子有信心凭借这一次的研究资料,直接拿回一个诺贝尔奖!
从此,参宿四的资料利用进入了良性循环。
随着大型机械人越来越多,冶炼工厂的产能利用率也越来越高,很快就达到了全天二十四小时开工的程度。
与之相对应的,是机械人工厂每天上万台的产量和飞船工厂每三到五天一艘运输船的生产速度。
由于资源优先供给资源工厂,飞船工厂具体多久能生产一艘,要看叶飞分配多少资源过去——为了积累足够的机械人和运输船,机械人大军前期的主要开采目标是普通的矿产,直到二者的数量达到一定的水平,叶飞才更换了机械人的内置指令,优先采集超重元素晶体。
没错,就是采集。
另外,得到了足够的机械人之后,叶飞终于能抽出一部分机械人投放到几颗行星残骸之上,这里的矿产无论质量还是数量,都要比空中飘浮的零散矿石好得多,生产机械人和飞船的原料终于充足起来,开始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连轴转。
一切走上正轨的时候,时间已经过了半个多月,渐渐积累起来的超重元素晶体堆满了一艘运输舰时,叶飞无法自抑感叹传送门若是能正常使用该多好。
按时间计算,三艘充当通讯船的制空火力舰若是成功地闯过了星云又成功地闯过了激波层,应该已经把消息传回了基地星。
叶飞觉得参宿四这边已经进入了正轨。就算所有人都撤出去,机械人也能按照程序不断地开采、储存、运输。压根儿不需要放一支舰队盯着,把隶属于太阳系的舰队一直钉在这里不是个事儿,应该派战舰回去说明情况,换一批后勤部门的人员来接手。
据说总后希望建立一支由后勤部门指挥的舰队,专门驻守船帆座超新星,不过这个提案被总部毙掉了,如果加上条件限制多多的参宿四,这个提议没准能通过……说不定总后那群老家伙现在已经开始上蹿下跳地忙活开了。
想到这里,叶飞突然有了一种紧迫感——必须尽快把疾电舰队拉回去。不然总部一纸调令直接把舰队拔给总后指挥就麻烦了。
说干说干。叶飞立即着手组织返航舰队,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他并没有派单舰返回,而是抽调了包括海州号在内的五艘战舰组成了一支小舰队。并询问了谢老爷子的意见。看他愿不愿意随船返航。
半个月的时间。整个星系的情况已经全都摸透了,在叶飞看来,谢教授完全没有必要像根钉子似的钉在这里不动弹。然而包括谢老爷子在内,所有的研究人员异口同声地拒绝了叶飞的建议。
对这些致力于研究天文的学者来说,近距离观测新星脉冲星的机会,无异于一场饕餮盛宴!
虽然叶飞不准任何人离开战舰,不过除此之外并没有设置其它的限制,还有限度地开放了舰载计算机,让谢教授能够调取其中的观测数据,甚至调用部分战舰资源随时观测他需要的位置。
半个月的时间,研究团队对参宿四形成的脉冲星进行了连续的不间断观测,记录了大量空间数据,如果不是地球上的国家已经各奔东西,谢老爷子有信心凭借这一次的研究资料,直接拿回一个诺贝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