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新朝5
一年之计在于春。
虽然还在正月里,但风已经变得温驯起来,大地已经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就是柳梢也已经泛着一丝丝青意。
在这样的季节里,人们已经着手准备着一年大计。农人盼望着好收成,商贾盼望着好生意,守选的进士们奢望能在这新的一年里得到一官半职。
对于新造的大周王朝来说,这一个正月已经为它的未来定下了基调。
新皇帝郭威,早已经从黄袍加身的兴奋和喜悦中冷静下来,他考虑的是如何让自己的帝国从千疮百孔中恢复过来,如何保证自己的帝国长治久安。不管是奖励耕殖,还是招纳逃亡,或是减税纾困等等治国大计,仍然需要时间去抚平长期战乱留下的创伤。郭威一边遣何福进与李洪义分赴许州与宋州二镇,一边遣大将王彦超率军荡平刘赟的老巢徐州,并且同时遣使稳住北方的辽人,飞快地控制了内部局势。
正如这正月里的天气,虽然免不了有倒春寒,提醒人们注意残冬的余威仍在,但毕竟春天的脚步已经近了,在可期的未来,必将是春暖花开阳光明媚的好时节。新帝国在它刚建立不久,就已经表现出种种充满活力的迹象。
大梁城外,韩奕骑着骏马缓缓而行。在这位年轻的开国公面前,数万来自开封府、郑州、曹州的民壮正趁着春播之前的农闲时节,忙着浚通汴水漕运。之所以选择这个时节,不仅是因为此时的河流水枯,便于拦截水势开挖河渠,更是因为冬末春初正是农人最闲散的时候,不伤农时是也!
韩奕又一次让世人为之惊叹。
因为他在前朝时,先后官历郑州、洛阳、郓州三郡,不显山不露水地做了历代无数人想做却做不成的事情,汴水、五丈河、济水、汶水等事关漕运的主要河流,都恰好在他的治下。
所以,当他再一次重提疏通漕运的建议时,上至皇帝郭威,下至群臣,猛然发现韩奕在过去的几年中,凭自己一州一郡之力,积少成多,已经默默地将这个大工程完成了大半,仅留下汴水流经的开封府地段。
为国为民者,往往大声疾呼,力排众议,并且知难而上,这是诤臣,固然值得称赞,但那些埋头苦干不声不响只争朝夕的人,更值得钦佩。韩奕无疑是这两者兼备之人,当初他大声疾呼却无人喝彩之时,他只能选择自己干。
在不经意间,人们突然发现韩奕不仅仅是一个武将,更是一个实干家,这与他的年纪并不相称,却与他如今的地位与名望相称,这才是社稷之臣。
大唐帝国的君王们曾在渭河高原上留下雄伟的帝陵,如今早已成为一片废墟,成为杂草与野兽的乐园,唯有那不废的江河流淌万古。沙场功名,在韩奕的眼中,比不上汴河中不竭的流水。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那个对他的利国利民之举漠不关心的王朝已经灭亡了,灭亡的速度如同它建立的速度一样快,甚至让人措手不及。韩奕对这个王朝没有丝毫的眷念之情,他甚至认为自己能有今天的地位,与刘氏二帝无关,他欢呼旧朝代的灭亡和新朝代的诞生。只有刘崇在太原一隅苟延残喘,抱着辽人的大腿,延续着刘氏早该灭亡的时代。
大梁城内的新皇帝郭威下诏褒奖,溢美之辞无以复加,并且郭威以皇帝之尊,亲自动手挖了河床上的第一担淤土。
一年之计在于春。
虽然还在正月里,但风已经变得温驯起来,大地已经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就是柳梢也已经泛着一丝丝青意。
在这样的季节里,人们已经着手准备着一年大计。农人盼望着好收成,商贾盼望着好生意,守选的进士们奢望能在这新的一年里得到一官半职。
对于新造的大周王朝来说,这一个正月已经为它的未来定下了基调。
新皇帝郭威,早已经从黄袍加身的兴奋和喜悦中冷静下来,他考虑的是如何让自己的帝国从千疮百孔中恢复过来,如何保证自己的帝国长治久安。不管是奖励耕殖,还是招纳逃亡,或是减税纾困等等治国大计,仍然需要时间去抚平长期战乱留下的创伤。郭威一边遣何福进与李洪义分赴许州与宋州二镇,一边遣大将王彦超率军荡平刘赟的老巢徐州,并且同时遣使稳住北方的辽人,飞快地控制了内部局势。
正如这正月里的天气,虽然免不了有倒春寒,提醒人们注意残冬的余威仍在,但毕竟春天的脚步已经近了,在可期的未来,必将是春暖花开阳光明媚的好时节。新帝国在它刚建立不久,就已经表现出种种充满活力的迹象。
大梁城外,韩奕骑着骏马缓缓而行。在这位年轻的开国公面前,数万来自开封府、郑州、曹州的民壮正趁着春播之前的农闲时节,忙着浚通汴水漕运。之所以选择这个时节,不仅是因为此时的河流水枯,便于拦截水势开挖河渠,更是因为冬末春初正是农人最闲散的时候,不伤农时是也!
韩奕又一次让世人为之惊叹。
因为他在前朝时,先后官历郑州、洛阳、郓州三郡,不显山不露水地做了历代无数人想做却做不成的事情,汴水、五丈河、济水、汶水等事关漕运的主要河流,都恰好在他的治下。
所以,当他再一次重提疏通漕运的建议时,上至皇帝郭威,下至群臣,猛然发现韩奕在过去的几年中,凭自己一州一郡之力,积少成多,已经默默地将这个大工程完成了大半,仅留下汴水流经的开封府地段。
为国为民者,往往大声疾呼,力排众议,并且知难而上,这是诤臣,固然值得称赞,但那些埋头苦干不声不响只争朝夕的人,更值得钦佩。韩奕无疑是这两者兼备之人,当初他大声疾呼却无人喝彩之时,他只能选择自己干。
在不经意间,人们突然发现韩奕不仅仅是一个武将,更是一个实干家,这与他的年纪并不相称,却与他如今的地位与名望相称,这才是社稷之臣。
大唐帝国的君王们曾在渭河高原上留下雄伟的帝陵,如今早已成为一片废墟,成为杂草与野兽的乐园,唯有那不废的江河流淌万古。沙场功名,在韩奕的眼中,比不上汴河中不竭的流水。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那个对他的利国利民之举漠不关心的王朝已经灭亡了,灭亡的速度如同它建立的速度一样快,甚至让人措手不及。韩奕对这个王朝没有丝毫的眷念之情,他甚至认为自己能有今天的地位,与刘氏二帝无关,他欢呼旧朝代的灭亡和新朝代的诞生。只有刘崇在太原一隅苟延残喘,抱着辽人的大腿,延续着刘氏早该灭亡的时代。
大梁城内的新皇帝郭威下诏褒奖,溢美之辞无以复加,并且郭威以皇帝之尊,亲自动手挖了河床上的第一担淤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