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要借钱?”

    “不借难道去抢啊?内库今年的情况太师应该知道,也没什麽银子进账。现在又是国难当头,不借债怎麽办?太师,你觉得借多少银子,朝廷能把眼前这一关挺过去?”

    “估计最少得百万吧?”

    “这样、直接借两百万两,其中一百万拨给前线的见恒,让他拿这笔钱支应勤王大军的军需和犒赏。另外一百万,留五十万在户部,供应京城官员的俸禄。剩下的五十万拿去买粮。”

    皇上又想通过借钱应急!周延儒把这个消息告诉内阁和户部後,官员们的反应很复杂。在他们看来,借钱应急绝对不是正道,这属於饮鸩止渴。可从私心来说,他们又希望借债的事能够落实。

    京城里能拿出钱往外借的,无外乎就是贵族、高官和富商,说白了朝廷借的债,债权人还是他们。给朝廷借钱,通过俸禄,又会回到他们手里,一来一回不但能赚些利息,还能通过收债这个便利获得更大的额外利益,这买卖怎麽算都划算。今年八月份借的那笔钱,在最近收税的时候已经还回去了三十多万,大家算是见到了回头钱,对朝廷会赖账的可能X小了很多。

    最妙的是,这样的债务关系并不是直接产生的,中间还有钱庄这层皮掩护。也就是说这样的借债关系,相当安全,没人会直接攻击他们是中饱私囊,贪朝廷的便宜。

    两百万银子对京城的官僚资本来说,并不是什麽大数目。以他们手中掌握的财富来说,哪怕是朝廷要借一两千万也是能拿出来的。对於京城的这帮蛀虫手里有多少钱这事,朱由检可能b他们自己都更清楚。

    要是这帮人能够大方一些,一下子借上两三千万,那就能解决根本问题,再不用这麽费劲的迈小步。可惜目前来说可能X不大,以大明朝廷现在的资产、债务和信誉情况来说,只能小几百万的往出贷。

    最终朝中重臣们还是决定借这笔债,借钱这事只要第一次开了头,之後心理负担和防线都会轻很多。这一次王承恩等大太监开的民生钱庄,从两百万的份额里只分了四十万两的额度。就这还是王德化靠自己手中的大印,y生生b着文官们让步,生挤出来的份额。按文官们原本的想法,他们是一分便宜也不会让Si太监们去沾的。

    算上之前借的债务还有一百二十多万两没有还清,目前大明朝总负债额是三百二十万两,这数目基本和目前能收上来的正税离的不远了。这麽大的一个国家,一年正税才四百多万两左右,真是没地儿说理去。就目前大明朝这财政状况,不亡国都没天理。到现在,朱由检也没想通内阁和兵部的那些人,是靠什麽来维持大部分军队正常运转的。除了关宁军以外,其它的兵马连基本的粮饷都没法到位,就这他们还巴巴的跑来勤王,也是够不容易的。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