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号早上,程鹏登上了前往柏林的飞机,同行的还有佟黎蕥、赵琳琳和张孟。其实程鹏非常希望金亚琴一起去柏林,但老太太最近在生病,不易远行,他只能放弃了这个打算。

    柏林电影节是在50年代初由阿尔弗莱德-鲍尔发起,并于1951年6月底在西柏林举行第一届。每年一次,后为因为与戛纳国际电影节时间重叠,提前至二月底举行,为期两周。

    与威尼斯的文艺和戛纳的商业不同,柏林电影节诞生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立的最前沿,对意识形态重的影片比较青睐;同时因为德国人的严谨作风,对严肃命题的电影又特别感兴趣,这就构成了柏林电影节独特的风景线。

    远的不说,单是最近几年,电影节入围和获奖影片基本覆盖了中东地区问题、巴尔干民族宗教问题、欧洲的新民族保守主义和移民潮、北爱尔兰问题等等,而这一届是南非解除种族隔离十周年,电影节理所当然的关注了这一问题。

    柏林电影节分为很多个单元,最重要的是主竞赛单元,除此之外还有全景单元,特别展映单元,新生代单元,经典单元,德国电影新星单元,和世界知名导演制片座谈的论坛单元,吃完宴席再看电影的美食单元等等。

    主竞赛单元一共七个奖项,一个金熊奖,最佳影片;六个银熊奖,评委会大奖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女演员奖、最佳男演员奖、最佳电影音乐奖、最佳艺术贡献奖。

    程鹏他们前往柏林就是瞄着这七个奖项来的,只要能够获得其中之一,就会在引起整个世界的关注。

    在很多人看来,能够入围主竞赛单元到柏林电影节肯定是前呼后拥,头等舱、大套房,都是最高的待遇。实际上并非如此,电影节对明星,对来参赛的人都是区别对待,按等级安排住宿、出行、影片场次、红毯时间等等,你牌越大,就安排得越好。

    像程鹏这样的青年导演参加电影节,虽然是主竞赛单元,但电影节也都只负责导演一个人的住宿和机票费用,来回都是经济舱,住宿也是经济型酒店。而其他人员,包括影片的主演佟黎蕥,都只能自己掏钱。

    当初张一谋带着《红高粱》到柏林也是这种待遇,即使他凭借《红高粱》拿到了金熊,回国依然只能坐经济舱,而且只给报一个人的费用。

    然而十年后,当他带着《我的父亲母亲》重回柏林的时候,则享受到了顶级的待遇,不光他是如此,整个剧组其他员工,包括家属都是最好的待遇,而且主席亲自到机场迎接,并且出席了《我的父亲母亲》的首映式。

    程鹏他们几个是第一次参加电影节,不知道这其中的差别,不过就算知道也不会在意,能够入围就是天大的喜事了,哪有心思去考虑待遇问题。

    赵琳琳对奖项特别期待,因为她到柏林的目的就是卖片,如果电影能够获奖片子会引发巨大关注,卖片就比较容易,她问:“你们说我们这次能不能拿奖?”

    佟黎蕥信心十足地道:“我看一次哭一次,肯定能拿奖!”

    程鹏笑着摇头道:“我最怕听到别人说看一次哭一次,听起来特别煽情,这种描述现实生活的片子一旦煽情就显得矫情,就完蛋了,肯定不受评委待见!”

    张孟非常同意这一点:“电影一旦煽情就特别容易流于表象,缺乏对精神内核的挖掘。不过我们的电影并不煽情,煽情的地方我们都是冷处理,把音乐都省略了,非常克制,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程鹏笑着点点头,道:“其实观众特别好这一口,但评委一般都厌恶这个。虽然拿奖这种事很难说,但我们还是有很大的希望,这届的主席是科恩嫂麦克多蒙德,女性一般对女性题材有些偏好,而我们片子的主题又是融合与沟通这种共同性的话题,比较容易受青睐,至于什么奖就难说了,当然越大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