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大臣刚刚退走,刘赫就转头问向荀攸:“公达,明日朝会之时,可有良策,令众臣出面保下大猛?”

    他知道,冯芳乃是三朝元老,汉桓帝时便进入中枢,之后执掌大司农印至今,与朝中诸多大臣,或是同乡,或是姻亲,或是门生故吏,他既然铁了心要大猛偿命,必然会连携诸多大臣,一同劝谏,到时候群情汹汹,自己可就难办了。

    崔钧也是面带忧虑:“此事发生不过在须臾之际,冯芳便能带着王晨和钟繇二人,一同来面见陛下,足见此人于朝中之声望,朝会之前,我等须得准备完全才行。”

    “州平所言不差,三位有何妙策,速速说来,好好商议一番。大猛即便果真杀了那冯栾,一来是无心之失,二来冯栾也是自寻死路,何况朕亏欠大猛良多,无论如何,也当保全他性命。”

    刘赫态度极为坚决。

    崔钧皱眉道:“原本陛下本就有特赦之权,以大猛将军之军功,陛下将其赦免死罪,发配酒泉或云海一两年,充作劳役,也在法理之中。只是如此一来,难免会让冯芳等一众大臣,心存不满。”

    “嗯,朕所虑者,也是如此。”刘赫点头道:“如今朝局看似稳定,然朝中三派,各有主张。太尉一党,人数最众,他们主张以世家之力,治理天下。道准、公威、广元等人,则主张天子恩泽,当普惠万民,人人皆可为国效力,但凡有能力者,皆可出将入相。而司徒王允为首的部分大臣,对朕忠心,却又不愿开罪杨彪等诸多大臣,首鼠两端。”

    “这三方制衡,虽然得以暂时稳住朝局,然而却经不起半点风浪。朕就怕大猛一案,便是掀起朝堂上百丈巨浪的一股狂风,如此,则朕便是大汉罪人矣。”

    刘赫其实还少说了一个人,就是司空崔烈,这家伙虽然两个儿子都在朝中身居要职,长子一方太守,次子更是自己身边亲信,可是这位堂堂司空,虽然在大事上一直与自己站在一边,但寻常小事,他总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之像,比起王允,也好不了多少。

    只是刘赫碍于崔钧情面,不便将他的名字说出来罢了。但刘赫自己每每想起王允和崔烈二人,都要忍不住在心中骂一句“老狐狸”,光想占好处,却不肯为自己这个天子承担半点风险,两头都不想得罪。

    也正因如此,刘赫才对明日朝议之结局,实在提不起半分乐观情绪。

    不过他虽然不说,但崔钧也深知自己父亲的秉性,一听刘赫指责王允,崔钧的脸色也有些羞愧起来。

    “陛下放心,臣稍后便回到家中,定要劝得父亲在明日朝会时,力保大猛将军。”

    刘赫满是欣慰地看着崔钧:“崔氏一门忠烈,能为大局所计,朕心甚安。不过……”

    他语气一黯:“司空门徒终是不多,要想与冯芳等人对抗,只怕难如登天啊……”

    “呵呵,臣以为陛下倒是多虑了。”

    荀攸淡然说了一句,让刘赫顿生疑惑。